1.
青海师范大学
地理科学学院,西宁
810008;
2. 青海师范大学
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,西宁
810008;
3.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西宁
810008;
4.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,西宁
810007;
5. 青海师范大学
生命科学学院,西宁
810008
摘  要: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,也是青海省“两屏三区”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,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,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。2019年,对流域内27个样地33个样点的水鸟进行了监测,包括水鸟样点生境的类型、统一干扰类型、不同季节迁徙水鸟的分布等信息,得到青海湖流域2019年水鸟监测数据集。该数据集包括:(1)监测样地概况(含位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);(2)各种水鸟鸟种构成、时空分布情况;(3)水鸟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情况;(4)不同时期水鸟多样性分布情况。数据集存储为.xlsx和.shp格式,由8个数据文件组成,数据量为60.9 KB(压缩为51.6 KB)。
关键词:青海湖流域;青藏高原;水鸟监测;2019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p.2024.02.02
CSTR: https://cstr.escience.org.cn/CSTR:20146.14.2024.02.02
数据可用性声明:
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《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(中英文)》出版,可获取:
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b.2024.04.01.V1或https://cstr.escience.org.cn/CSTR:20146.11.2024.04.01.V1.
生物多样性监测旨在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信息,从而评估生态保护的成效[1]。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,无法独立于低营养级生物和无机环境而存在[2]。水鸟作为湿地特有的高等生物类群,是评估湿地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[3,4]。水鸟监测通过预定的时空计划,有针对性地记录水鸟的种类、数量、行为及栖息地信息[5,6]。
青海湖流域,位于青藏高原东缘,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盆地,连接着青海省东、西部以及青南地区,起到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作用,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[7,8]。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中亚和东亚水鸟迁徙路径的交汇点,拥有全国最大的湿地面积[9]。本数据集来源于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年水鸟监测数据[10],监测时间跨度为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,共进行9次监测。通过这些监测,收集了水鸟种群的数量、动态、分布和结构数据,整理成青海湖流域2019年的水鸟监测数据集。
《青海湖流域水鸟监测数据集(2019)》[11]的名称、作者、地理区域、数据年代、数据集组成、数据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、数据共享政策等信息见表1。
表1  《青海湖流域水鸟监测数据集(2019)》元数据简表
| 条  目 | 描  述 | 
| 数据集名称 | 青海湖流域水鸟监测数据集(2019) | 
| 数据集短名 | QinghaiLakeWaterfowl2019 | 
| 作者信息 | 张娜娜, 青海师范大学, zhangnana2021@yeah.net 孙建青,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, sunjq@163.com 王欣烨, 青海师范大学, 245003744@qq.com 祁得胜, 青海师范大学, 2964694441@qq.com 陈克龙, 青海师范大学, ckl7813@163.com 杨守德,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, 2402236852@qq.com 魏启超,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, 350568066@qq.com | 
| 地理区域 | 青海湖流域 | 
| 数据年代 |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 | 
| 数据格式 | .shp、.xlsx | 
| 数据量 | 60.9 KB(压缩后51.6 KB) | 
| 数据集组成 | 监测样地概况、各种水鸟鸟种构成、时空分布情况、水鸟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情况、不同时期水鸟多样性分布情况。数据集由6个数据文件组成 | 
| 基金项目 |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(2019ZQKK0405)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41661023);青海省(2020-ZJ-Y06) | 
| 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 |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http://www.geodoi.ac.cn | 
| 地址 |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,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| 
| 数据共享政策 | (1)“数据”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,用户免费浏览、免费下载;(2)最终用户使用“数据”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;(3)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(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)“数据”的用户需要与《全球变化数据学报(中英文)》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,获得许可;(4)摘取“数据”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%引用原则,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%,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[12] | 
| 数据和论文检索系统 | DOI,CSTR,Crossref,DCI,CSCD,CNKI,SciEngine,WDS,GEOSS,PubScholar,CKRSC | 
水鸟监测工作中,对原有样地和样点进行了重新编号和命名,并根据行政区划标准化了地名,统一确定了10种生境类型,规范了干扰类型和干扰强度的记录方法。根据青海湖水鸟分布的独特特征,青海湖环湖区域被划分为27个水鸟监测样地,总共包括33个监测点(图1)。在这些样地中,沙岛区域包含芦苇湖、太阳湖和月芽湖这3个监测点;甘子河湿地则包括小褡裢、草褡裢、兰花湖和甘子河口这4个监测点;而布哈河口区域则设有布哈河口和布哈河湾这两个监测点。按照青海湖水鸟时空分布特性(水鸟对栖息地的利用)将监测样点的栖息地类型分为水鸟迁徙停留地、非集群繁殖地、越冬地、觅食地、集群繁殖营巢地5类;按照生境类型分为河口湿地、沼泽草甸、农田、子湖、淡水湖泊、河流湿地、湖滨盐沼、河流漫滩、半岛、岛屿10个生境类型;按照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、缓冲区、实验区、保护区外、实验区与保护区交界5种类型;按照干扰类型和强度分为放牧、旅游、观鸟摄影、无干扰4种类型和弱、中、强3个烈度级别。对水鸟监测样点的行政区划明确到乡、镇一级。

图1  青海湖流域2019年水鸟监测样点分布图
4.1 数据集组成
本数据集通过对水鸟监测,掌握种群数量、种群动态、种群分布、种群结构,数据集存储为.shp和.xls格式,由6个数据文件组成,数据量共为60.9 KB(压缩为1个文件,51.6 KB)。
4.2 数据结果
2019年监测记录鸟种6目14科61种(见表2),其中䴙䴘目有1科3种,鹈形目有1科1种,鹳形目有3科8种,鹤形目有2科3种,雁形目有1科19种,鸻形目有6科27种。
表2  2019年观测水鸟鸟种构成
| 目 | 科 | 种 | 
| 目 | 科 |  3 | 
| 鹈形目 | 鸬鹚科 |  1 | 
| 鹳形目 | 鹳科 |  1 | 
| 鹭科 |  6 | |
| 鹮科 |  1 | |
| 鹤形目 | 鹤科 |  2 | 
| 秧鸡科 |  1 | |
| 雁形目 | 鸭科 | 19 | 
| 鸻形目 | 鸻科 |  6 | 
| 反嘴鹬科 |  2 | |
| 鹬科 | 13 | |
| 鸥科 |  2 | |
| 燕鸻科 |  1 | |
| 燕鸥科 |  3 | |
| 合计   6目 | 14科 | 61种 | 
2019年水鸟监测显示,黑马河湿地、倒淌河湿地、洱海、泉湾湿地和江西沟等栖息地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干扰,主要来自旅游、拍摄观鸟和公路运输等方面的干扰。其中,倒淌河湿地、哈达滩和江西沟等重要水鸟栖息地尚未纳入保护区范围。2019年,青海湖水鸟数量为19.6万只,比2018年减少了近5.5万只。过去5年,青海湖水鸟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见表3。
表3  2015-2019年青海湖流域水鸟种群动态变化统计表(单位:只)
| 年份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9月 | 10月 | 12月 | 次年2月 | 
| 春季迁徙期 | 夏季繁殖期 | 秋季迁徙期 | 越冬期 | ||||||
| 2019 | 17,277 | 31,351 | 34,475 | 23,348 | 37,751 | 84,076 | 143,499 | 4,622 |   165 | 
| 2018 | 16,695 | 20,203 | 46,332 | 45,001 | 23,961 | 31,514 |  57,792 | 8,582 |  1,178 | 
| 2017 | 38,157 | 24,289 | 26,731 | 51,781 | 38,638 | 42,931 | 100,969 | 6,232 |  6,731 | 
| 2016 | 25,350 | 41,673 | 27,107 | 35,751 | 18,196 | 55,176 |  43,832 | 3,245 | 21,177 | 
| 2015 | 23,666 | 65,375 | 48,859 | 50,019 | 35,413 | 26,383 | 110,496 | 2,945 |  1,438 | 
由表4可知,在2019年春季迁徙期,共有16个水鸟栖息地被确定为重点,包括甘子河湿地、哈达滩、鸬鹚岛、那仁湿地、洱海、帕尔琼湿地、蛋岛、泉湾湿地、江西沟、倒淌河湿地、黑马河湿地、努饶格塔河口、泉吉河口、切吉河口、乃什吉湿地、二郎剑。这些栖息地涵盖了9种生境类型:淡水湖泊、河流漫滩、草本沼泽、湖岸半岛、河口湿地、农田、淡水河流、子湖和湖岸湿地。
表4  2019年青海湖流域水鸟的春季迁徙期统计表
| 序号 | 地点 | 个体数量 | 种数 | 生境类型 | 
| 1 | 甘子河湿地 | 1,388 | 30 | 淡水湖泊 | 
| 2 | 哈达滩 | 3,922 | 18 | 河漫滩 | 
| 3 | 那仁湿地 | 1,860 | 29 | 草本沼泽 | 
| 4 | 鸬鹚岛 | 1,670 |  2 | 湖岸半岛 | 
| 5 | 蛋岛 | 2,981 |  7 | 湖岸半岛 | 
| 6 | 洱海 | 2,169 | 18 | 淡水湖泊 | 
| 7 | 帕尔琼湿地 | 1,192 | 23 | 河口湿地 | 
| 8 | 泉湾湿地 | 6,756 |  9 | 河口湿地 | 
| 9 | 江西沟 | 1,060 |  4 | 农田 | 
| 10 | 倒淌河湿地 | 1,591 | 18 | 淡水河流 | 
| 11 | 黑马河湿地 | 1,255 | 12 | 草本沼泽 | 
| 12 | 努饶格塔河口 | 1,081 | 16 | 河口湿地 | 
| 13 | 泉吉河口 | 1,000 | 15 | 草本沼泽 | 
| 14 | 切吉河口 | 2,114 |  3 | 河口湿地 | 
| 15 | 乃什吉湿地 | 1,722 |  4 | 子湖 | 
| 16 | 二郎剑 | 1,705 |  8 | 湖岸湿地 | 
由表5可知,在夏季繁殖期,共有13个主要水鸟栖息地,包括鸬鹚岛、蛋岛、布哈河口、哈达滩、泉湾湿地、黑马河湿地、沙柳河口、那仁湿地、哈尔盖河口、三块石、海心山、切吉河口和帕尔琼湿地。这些栖息地涵盖了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:湖岸半岛、河口湿地、草本沼泽、河漫滩、湖中岛屿。
表5  2019年青海湖流域水鸟的夏季繁衍期统计表
| 序号 | 地点 | 个体数量 | 种数 | 生境类型 | 
| 1 | 鸬鹚岛 |  3,966 | 12 | 湖岸半岛 | 
| 2 | 蛋岛 |  2,837 | 13 | 湖岸半岛 | 
| 3 | 布哈河口 |  3,137 | 14 | 河口湿地 | 
| 4 | 哈达滩 |  2,836 | 23 | 河漫滩 | 
| 5 | 泉湾湿地 | 12,587 | 14 | 草本沼泽 | 
| 6 | 黑马河湿地 |  1,964 |  9 | 草本沼泽 | 
| 7 | 切吉河河口 |  2,694 |  8 | 河口湿地 | 
| 8 | 沙柳河口 |  2,486 | 15 | 河口湿地 | 
| 9 | 那仁湿地 |  4,153 | 24 | 草本沼泽 | 
| 10 | 哈尔盖河口 |  2,081 |  8 | 河口湿地 | 
| 11 | 三块石 | 14,800 |  3 | 湖中岛屿 | 
| 12 | 海心山 |  1,389 |  4 | 湖中岛屿 | 
| 13 | 帕尔琼湿地 |  2,390 | 10 | 河口湿地 | 
由表6可知,在秋季迁徙期,共确定了17个主要水鸟栖息地。这些栖息地包括蛋岛、鸬鹚岛、帕尔琼湿地、切吉河口、哈达滩、泉湾湿地、黑马河湿地、倒淌河湿地、洱海、江西沟、乃什吉湿地、那仁湿地、尕日拉湿地、仙女湾湿地、乌哈阿兰曲河河口、甘子河河口和沙柳河河口。它们涵盖了8种生境类型:草本沼泽、湖岸半岛、淡水河流、河口湿地、河漫滩、淡水湖泊、农田、子湖。
表6  2019年青海湖流域水鸟的秋季迁徙期统计表
| 序号 | 地点 | 个体数量 | 种数 | 生境类型 | 
| 1 | 蛋岛 |  5,518 | 111 | 湖岸半岛 | 
| 2 | 鸬鹚岛 |  2,806 |  8 | 湖岸半岛 | 
| 3 | 沙柳河河口 |  1,411 |  10 | 河口湿地 | 
| 4 | 帕尔琼湿地 |  1,478 |  13 | 河口湿地 | 
| 5 | 切吉河口 | 16,847 |  16 | 河口湿地 | 
| 6 | 哈达滩 |  6,512 |  17 | 河漫滩 | 
| 7 | 泉湾湿地 | 30,708 |  16 | 草本沼泽 | 
| 8 | 黑马河湿地 |  3,712 |   7 | 草本沼泽 | 
| 9 | 倒淌河湿地 |  3,073 |  14 | 淡水河流 | 
| 10 | 洱海 | 22,226 |  17 | 淡水湖泊 | 
| 11 | 江西沟 |  2,994 |   7 | 农田 | 
| 12 | 乃什吉湿地 | 42,086 |  13 | 子湖 | 
| 13 | 那仁湿地 |  7,329 |  20 | 草本沼泽 | 
| 14 | 尕日拉湿地 |  2,897 |  10 | 草本沼泽 | 
| 15 | 仙女湾湿地 |  1,756 |  12 | 草本沼泽 | 
| 16 | 乌哈阿兰曲河河口 |  1,681 |  13 | 河口湿地 | 
| 17 | 甘子河河口 |  1,491 |  21 | 草本沼泽 | 
由表7可知,越冬期水鸟重点栖息地有江西沟、蛋岛、切吉河河口、甘子河湿地、泉湾湿地、尕日拉湿地、小泊湖、鸬鹚岛、那仁湿地、仙女湾湿地、布哈河河口、哈尔盖河河口12个。在越冬期,12个主要水鸟栖息地涵盖了5种生境类型:农田、湖岸半岛、河口湿地、沼泽草甸和草本沼泽。
表7  2019年青海湖流域水鸟的冬季越冬期统计表
| 序号 | 地点 | 数量 | 种数 | 生境类型 | 
| 1 | 江西沟 |  540 | 1 | 农田 | 
| 2 | 蛋岛 |  110 | 3 | 湖岸半岛 | 
| 3 | 切吉河口 |  273 | 2 | 河口湿地 | 
| 4 | 甘子河湿地 |  233 | 3 | 河口湿地 | 
| 5 | 泉湾湿地 |  247 | 4 | 沼泽草甸 | 
| 6 | 尕日拉湿地 |    9 | 1 | 沼泽草甸 | 
| 7 | 小泊湖 |   20 | 1 | 沼泽草甸 | 
| 8 | 鸬鹚岛 | 3,020 | 5 | 湖岸半岛 | 
| 9 | 那仁湿地 |  133 | 5 | 草本沼泽 | 
| 10 | 仙女湾湿地 |  116 | 2 | 草本沼泽 | 
| 11 | 布哈河河口 |   59 | 2 | 湖岸半岛 | 
| 12 | 哈尔盖河河口 |    5 | 1 | 河口湿地 | 
为了应对水鸟种群数量下降的问题,团队成员加强了巡护监测工作,实时了解水鸟的变化和分布情况。同时,积极展开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,对保护区进行生态修复,帮助维持青海湖水鸟总体种群数量的稳定。针对生态环境变化对水鸟栖息地的影响,我们努力恢复和修复水鸟栖息地,为水鸟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。青海湖的越冬水鸟构成已经发生变化,我们加强了对越冬地的监测与保护措施,以确保水鸟的数量。在特定时段内加强巡护执法,减少对水鸟栖息地的干扰,创造安全静谧的生存环境。针对未纳入保护区范围的水鸟栖息地,我们与当地政府协商,共同建立保护小区或实施联防联管措施。
作者分工:张娜娜、陈克龙对数据集的开发做了总体设计;孙建青、祁得胜、王欣烨、杨守德、魏启超采集和处理了所有数据;张娜娜撰写了数据论文等。
利益冲突声明: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。
[1] 植毅进, 伊剑锋, 刘威等.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监测[J]. 生态学杂志, 2020, 39(7): 2400–2407.
[2] 王强, 吕宪国. 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[J]. 湿地科学, 2007, 3(1): 274–281.
[3] 吴太平, 赵子蛟, 罗雷等. 冬季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多样性初步研究[J]. 湿地科学, 2019, 17(3): 304–310.
[4] 张淑霞, 董云仙, 夏峰. 湖泊生态系统的水鸟监测意义[J]. 湖泊科学, 2011, 23(2): 155–162.
[5] Delany, S. Guidelines for Participa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Waterbird Census (IWC) [J]. Wetlands International, 2005, 10(4): 104–110.
[6] 李秀明, 程瑞梅, 肖文发等. 水鸟监测: 历史与现状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[J]. 湿地科学, 2020, 18(6): 633–645.
[7] 张乐乐, 高黎明, 陈克龙. 青海湖流域瓦颜山湿地辐射平衡和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[J]. 冰川冻土, 2018, 40(6): 1216–1222.
[8] 高黎明, 张乐乐, 陈克龙. 青海湖流域湿地小气候特征[J]. 干旱区研究, 2019, 36(1): 186–192.
[9] 才仁卓玛.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研究[D]. 兰州: 兰州大学, 2016.
[10] 侯元生, 何玉邦, 星智等.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的多样性及分布[J]. 动物分类学报, 2009, 34(1): 184–187.
[11]  
张娜娜, 孙建青, 王欣烨等. 青海湖流域2019年水鸟监测数据集[J/DB/OL].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, 2024.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geodb.2024.04.01.V1.
https://cstr.escience.org.cn/CSTR:20146.
11.2024.04.01.V1.
[12]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.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[OL]. https://doi.org/10.3974/dp.policy.2014.05 (2017年更新).